各学院:
为了配合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互联网+”相关创意,辅助高等学校进行各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增强实践环节。黄冈师范学院第四届大学生信息技术创新大赛将于5月至6月份举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参赛对象为黄冈普通全日制在校专科生、本科生。
二、大赛内容
移动端设计类:H5页面设计、App设计。
网站设计与制作类:静态网页设计、动态Web设计、UI交互设计
动漫创意:二维动画设计、三维动漫设计、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创作。
视音频创意类:微电影创作、公益海报、公益广告视频。
教学应用类:多媒体课件创新设计、微课设计、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
算法设计、游戏设计类:计算机游戏、网络游戏设计、程序算法设计、网络编程等。
三、大赛组织
1、大赛由黄冈师范学院教务处主办,教育学院承办,教育学院网络信息协会协办。教育学院负责组织我校学生参加活动。大赛组委会负责统一组织各参赛作品评审。
2、大赛以个人或团队为单位,于5月4日—5月17日期间,完成作品报名推荐工作。5月17日之前将作品发送到邮箱
初赛将在5月19—5月25日期间举行,组织选手现场答辩。
决赛将在5月30日—6月5日期间举行,面对全校开放,组织选手现场答辩。
3、经大赛组委会评审部分获奖作品,将推荐上报参加国家级、省厅级相关大赛。
四、表彰奖励
本次大赛将设置特等奖、一、二、三等奖且有相应的创新学分,获奖作品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在颁奖典礼上表彰。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 徐若兰 ;
电话:18986355624 ;
QQ群:2514912896 ;
电子邮箱:3450545224@qq.com
附件:2019年黄冈师范学院大学生信息技术创新大赛参赛规则
黄冈师范学院大学生信息技术创新大赛组委会
附件:
黄冈师范学院大学生信息技术创新大赛参赛规则
一、参赛作品要求
(一)作品资格审定
1、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选手原创,选手在上传作品前须确认拥有该作品的著作权。选手不得剽窃、抄袭他人作品,如因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其法律责任由选手本人承担,并取消选手的参赛、获奖资格。
2、作品公示期内,如有举报抄袭经查属实者,将取消其获奖资格并给予通报。抄袭的作者和指导教师两年内不得参加大赛活动。
3、选手须保证参赛作品内容健康向上,不触犯国家法律法规,不涉及色情、暴力等其他负面内容或信息,不违反公认的道德规范。如因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其法律责任由选手本人承担,并取消选手的参赛、获奖资格。
4、所有作品一经参赛,即视为选手同意大赛组委会拥有对其作品的使用权,组委会可以任何形式对参赛作品进行展示和传播。
5、每位选手限参加一个赛项、限提交一件作品,每位指导教师最多可以指导3-5件参赛作品,严禁重复、虚假报名。
(二)作品主题
参赛作品要求弘扬“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主旋律,原则上不限主题。
二、作品参评程序
(一)作品报送
1、作品上报时间
5月4日—5月17日,以团队或个人为单位统一上报学生参赛报名表(微信上报名)。
5月4日—5月17日,以团队或个人为单位统一上报学生参赛作品及演示文案(发到邮箱中)
2、作品上报方式
(1)网上报名
选手通过大赛官方QQ群:972161809了解比赛资讯
微信“相遇教科”中回复“大赛报名”、“信息技术创新大赛”获取电子报名表,填写并提交。
作品上交,发送至官方邮箱:3450545224@qq.com
(2)作品提交
通过“作品源文件”上传作品压缩文件夹。压缩文件夹中包含作品和(word格式说明文档、源程序或PPT格式的作品创作演示文稿等),
压缩包发送至3450545224@qq.com,供组织人员统一收集。
(二)作品审定
1)作品评审:5月上旬,由省大赛组委会组织评委对上报作品进行基本格式评审;参赛个人及团队的确认。2)初赛答辩:5月中旬至下旬将组织作品评审通过的选手在指定地点进行现场答辩(另行通知)。 答辩形式为:由参赛选手根据作品创作演示文稿(ppt)展示作品、说明创作思路及主要特点,每个作品限8分钟以内。评委将与选手进行互动并点评。现场答辩、评委打分。去除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取平均数为选手最终成绩。初赛确定进入复赛选手名单
3)决赛答辩: 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将组织复赛答辩,形式基本与初赛一致。优秀作品将有机会获得推荐参加更高级别的赛事。
(三)作品展示
大赛组委会将会将优秀学生的作品在教育学院网站、传媒与艺术教学示范中心进行作品展示。
三、参赛细则
大赛内容包含六大类,分为移动端设计类、网站设计与制作类、动漫创意类、视音频创意类、教学应用类、算法设计及游戏设计类。具体参赛细则如下:
(一)移动端设计类
App设计
1、参赛人数
每件作品作者限1~3人。指导教师限1人(可空缺)。
2、作品要求
(1)游戏软件、社交软件、阅读软件、视频软件、安全软件、教育软件、财务软件、效率软件、工具软件、移动终端游戏设计等均可
(2)能够在以下三种平台之一的模拟器或移动终端上运行。
①Android 4.0及以上版本。
② 苹果iOS 7.0及以上版本。
③Windows Phone 8及以上版本。
(3)可运行程序及源代码。
(4)Word格式资料:程序设计说明文档(含主要界面截图)。
(5)PPT格式资料:创作演示文稿(图文并茂),不超过20页。
(二)网站设计与制作
静态网站设计与制作
1、参赛人数
每件作品作者限1~3人。指导教师限1人。
2、作品要求
(1)主题明确,针对主题,有一定创意,
(2)作品充分考虑创造性、艺术性、实用性、科学性、技术性。
(3)作品须配有PPT格式的作品创作演示文稿,包括作品名称,主题定位,构思设计,平、演示效果等(不超过20页)。
动态网站设计与制作
1、参赛人数
每件作品作者限1~3人。指导教师限1人。
2、作品要求
主题明确,内容完整,程序运行正常,网络发布, 提交源文件及素材,配有PPT格式的作品创作演示文稿(阐述设计思想、制作过程等内容)、Word设计说明文档
UI交互设计
1、参赛人数
每件作品作者限1~3人。指导教师限1人。
2、作品要求
主题明确,内容完整,程序运行正常,网络发布, 提交源文件及素材,配有PPT格式的作品创作演示文稿(阐述设计思想、制作过程等内容)、Word设计说明文档
(三)动漫创意
二维动画及交互设计
1、参赛人数
每件作品作者限1-2人。指导教师限1人。
2、作品要求
情节完整,故事性强;要求画面紧凑精美,音效紧贴主题,播放流畅;
作品时长为3~10分钟,播放格式不限;作品宽高比为4:3或16:9,画面分辨率不得低于720dpi;
作品须提交源文件及相关素材;作品须配有PPT格式的作品创作演示文稿(阐述设计思想、制作过程等内容);Word格式设计文档。
三维动画及交互设计
1、参赛人数
每件作品作者限1-2人。指导教师限1人。
2、作品要求
情节完整,故事性强;要求画面紧凑精美,音效紧贴主题,播放流畅;
作品时长为3~10分钟,播放格式不限;作品宽高比为4:3或16:9,画面分辨率不得低于720dpi;
作品须提交源文件及相关素材;作品须配有PPT格式的作品创作演示文稿(阐述设计思想、制作过程等内容);Word格式设计文档。
虚拟现实、虚拟漫游设计
1、参赛人数
每件作品作者限1-2人。指导教师限1人。
2、作品要求
情节完整,故事性强;要求画面紧凑精美,音效紧贴主题,播放流畅;
作品时长为3~10分钟,播放格式不限;作品宽高比为4:3或16:9,画面分辨率不得低于720dpi;
作品须提交源文件及相关素材;作品须配有PPT格式的作品创作演示文稿(阐述设计思想、制作过程等内容);Word格式设计文档。
(四)视音频创意类
微电影
1、参赛人数
每件作品作者限1~2人。指导教师限1人。
2、作品要求
(1)情节完整,故事性强;要求画面紧凑精美,音效紧贴主题,播放流畅。
(2)作品时长为5~15分钟,播放格式不限。
(3)作品宽高比为4:3或16:9,画面分辨率不得低于720dpi。
(4)作品须提交源文件及相关素材。
(5)作品须配有PPT格式的作品创作演示文稿(阐述设计思想、制作过程等内容,不超过20页)。
公益海报、公益广告视频
1、参赛人数
每件作品作者限1人。指导教师限1人(可空缺)。
2、作品要求
(1)与公益相关。
(2)作品须提交源文件(300dpi以上分层图或矢量图)及JPG格式的预览图。
(3)作品须配有PPT格式的作品创作演示文稿(阐述设计思想、制作过程等内容,不超过20页)。
公益广告视频
1、参赛人数
每件作品作者限1~2人。指导教师限1人(可空缺)。
2、作品要求
(1)主题表达明确,内容健康向上、贴近生活,与公益相关。
(2)作品时长为3~5分钟。
(3)作品格式为MPEG、AVI、MP4其中一种。
(4)作品像素为720×576,显示宽高比为4:3,或像素1280×720,显示宽高比为16:9。
(5)作品须配有PPT格式的作品创作演示文稿(阐述设计思想、制作过程等内容,不超过20页)。
(五)教学应用类
多媒体课件创新设计
1、参赛人数
每件作品作者限1人。指导教师限1人(可空缺)。
2、作品要求
(1)可以针对某个具体学科课堂教学,也可以针对实验类或技能类教学。
(2)充分体现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结构合理,教学内容阐述清楚,交互功能强,设计新颖,视觉效果和实际教学效果好等。
(3)作品须提交源文件及相关素材。
(4)作品须配有PPT格式的作品创作演示文稿(阐述设计思想、制作过程和使用方法等内容,不超过20页)。
(5)作品不接受PPT格式课件。
微课设计
1、参赛人数
每件作品作者限1人。指导教师限1人(可空缺)。
2、作品要求
(1)可以针对具体学科课堂教学,也可以针对实验类或技能类教学。
(2)教学视频:时长为5~15分钟;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能较全面真实反映教学情境;视频片头应显示课程名称、作者和单位,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作品格式为MPEG、AVI、MP4其中一种,分辨率为720×576或1280×720。
(3)教学课件:要求围绕教学目标,反映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视频合理搭配;格式不限。PPT课件中使用的素材请与PPT保存在同一文件夹下。
(4)教学设计:反映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反思等方面内容;开头须注明讲课内容所属学科、专业、课程及适用对象等信息;Word格式。
(5)其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辅助材料,如练习测试、教学评价、教材电子版、多媒体素材等材料也可一并提交。每个材料单独用文件夹存放,辅助材料以整体打包形式上传。
(6)作品须配有PPT格式的作品创作演示文稿(不超过20页)。
教学软件设计
1、参赛人数
每件作品作者限1人。指导教师限1人(可空缺)。
2、作品要求
功能完善,运行流畅,界面美观,有一定实用性.
提交源文件及素材,配有PPT格式的作品创作演示文稿(阐述设计思想、制作过程等内容);Word格式设计文档。
(六)算法设计、游戏设计类
1、参赛人数
每件作品作者限1~3人。指导教师限1人。
2、作品要求
(1)程序算法设计、算法的改进,软件设计;计算机及角色游戏、益智游戏、休闲游戏等均可。
(2)可运行程序及源代码。
(3)Word格式资料:程序设计说明文档(含主要界面截图)。
(4)PPT格式资料:创作演示文稿(图文并茂),不超过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