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师范学院
202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 808 ]考试科目名称: 教育技术学
考试类型:初试 □复试笔试 □加试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 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 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 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一)考试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
2.能运用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律分析解决教育技术实际问题。
3.了解教育技术学的最新发展趋势。
(二)考试内容:
1.技术与教育技术
了解技术的含义;从技术的本质认识教育技术。
区分主体技术与客体技术。
教育技术的本质。
2.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的AECT94定义及其内涵。
教育技术的AECT2005定义。
教育技术的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范畴与内容。
教育技术的学格。
3.教育技术学的学科体系与专业建设
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教育技术学专业体系的发展;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向。
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基本素质、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结构要求。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
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室建设。
4.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
国外教育技术发展沿革;视听教学、个别化教学的概念;视听与教学传播的关系模型的基本原理;程序教学的基本原理;强化理论的基本原理;系统化设计教学的发展。
美国教育技术的演化进程;系统化设计教学。
5.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
电化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定义及其变迁;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定义的内涵差异。
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历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
6.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认知主义及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
结构-发现理论、教学最优化理论、发展教学理论、暗示教学理论等典型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
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及其原理;传播理论在教育传播学中的应用;传播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互联网引发的教育传播变革。
系统科学的基本思想及基本原理;系统方法的概念;采用系统方法的一般步骤,系统方法对解决教育问题的意义与作用。
7.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
媒体与教学媒体的概念;媒体的发展历史阶段;教学媒体的功能;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媒体特性与分类;教学媒体选择的原则;教学媒体选择的方法;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教学指导意义。
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的层次;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三类教学设计模式的主要相同点及不同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教学设计的应用研究。
8.教育技术学实践领域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教育信息化的特征;美国教育信息化的启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战略;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背景、现状与展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信息化学习的基本方式;信息化合作学习的含义及特点;信息化个别学习的概念与环节;信息化探究学习的含义及特点;WebQuest的含义及特点;信息化体验学习的含义与特点;几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的概念及特点;信息化教学常见的问题;信息化学习方式的发展趋势;信息化教学发展的基本路劲。
远程教育的含义、特点与本质;远程教学过程的基本模式;远程教育的发展阶段;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模式。
绩效技术的定义;绩效技术的特征;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关系;M-Learning的概念及其特点。
9.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含义及基本特点;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层次;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类型;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本程序;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本工具。
量的研究的含义;量的研究的基本程序;质的研究内涵与特点;质的研究的设计步骤;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联系与区别;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教育技术的研究方法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参考书目:
李芒等主编,教育技术学导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08月。